“化繁为简,步步为营”
——记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计算机辅助交通建模》
2011年10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交通部资深分析研究员易汉文博士应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土木学院交通系主任邹志云教授的邀请,于百忙之中来到我院开展了研究生国际化课程《计算机辅助交通建模》的授课。此次特邀易汉文博士讲授该课程,旨在通过介绍美国先进的交通建模理念和方法,使学生全面深入掌握交通建模理论,以及由计算机辅助软件产生的应用成果,从而了解学科前沿,并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
易汉文博士曾为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交通系教授,后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交通部工作,长期从事城市和区域性交通规划、交通建模、交通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并在国内外交通界享有盛名。现任加州交通部交通分析专家,美国交通工程师协会(ITE)会员、注册职业工程师,同时担任《北美交通信息》主编。
在两周的课程时间里,易教授主要结合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区域交通规划的实例为学生讲述了交通规划的“四阶段法”,并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实现四个阶段的建模过程。第一次课,易教授特地为同学们介绍了美国加州交通规划的理念、实施方法和策略,让学生们了解到国内交通规划与国外的差异,并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有了一定的启发。
此后的课堂,易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交通规划四阶段的建模过程及其中的注意点。从土地使用模型开始,详细介绍了人口、经济预测建模的方法及优缺点,并强调了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于建模的重要性。在交通分布、方式划分、交通分配三个阶段,结合实际的案例将每个步骤的原理、方式、技巧原汁原味地呈献给学生,并融会贯通地将每个步骤联结起来,让同学们对每个步骤的关联性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把握。
最后的几节课程,易教授通过圣地亚哥区域交通规划实例让学生们动手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建模过程和方法。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地与易教授互动,向他提出了计算机软件在交通规划应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易教授也认真地解答了学生的疑惑。
整个授课过程中,易教授十分注重与同学们的互动,每讲完一部分内容,都会主动询问同学们的疑问并予以解答。此外他一直强调,交通建模并不复杂,都是从很简单的数据开始着手,一步一步走,所谓的难点也只是在于大量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工作。只要信息调查、数据采集够全面,分析处理够细致,建模就能够贴合实际。化繁为简,才能做到步步为营。此外,模型需要不断的维护和升级,才能符合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
“城市交通规划中应注重公众的参与度,而不是闭门造车,按照规划师自己的意愿进行规划。”易教授的一番告诫让同学们明白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易教授严谨的学术作风和缜密而不失幽默的教学风格,给听课的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课程让大家对交通建模的过程和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开设这种国际化课程,为大家带来更多、更新的知识和更广阔的视野,相信我们一定能从中取得更大的收获。
附近
易教授在西六楼交通工程实验室授课现场
同学们认真听取易教授的讲授
易教授课后指导学生实际操作